专业文章
《职业》杂志——白玲专访
来源: | 作者:pmof043ede5 | 发布时间: 2014-08-18 | 155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《房子、职业,选哪个才幸福》

2010-3-8

 

  因为房子,我们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归属感,下班的路再拥堵,只要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小窝的灯,就会无怨无悔;也因为房子,我们在熟悉的职场上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,害怕失业,不敢冒险,对工作 “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”……在高涨的房价下,房子已经不只是生活中的琐事,一部《蜗居》道尽了房市里的众生相。房子与职业似乎成为了悖论,让买了房的,没买房的,都在压力、焦虑、矛盾的漩涡中挣扎,苦不堪言。

 

问:房子、职业发展,哪个更重要?

 

  答案:自由最重要。

 

  生活是根本,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。我们努力工作挣钱,然后买房享受,是无可厚非的,但现在的高房价,对拥有物质符号的过分看重,让房子和职业发展的矛盾凸显了。比如,因为房贷错过了跳槽的好时机。但“是为房贷卧槽还是为发展跳槽?”既然传统观念、很多人的安全感都离不开房子,那么撇开这个现实去谈选择,是没有意义的。好好想清楚哪个对自己最重要,觉得发展第一,就把房子先放一放;如果觉得生活第一,那就把事业先放一放。有得肯定会有失。

 

  而选择的前提是——人间所有东西都没有自由重要。自由是什么?不是有了房子就自由了,自由的核心应该是心灵的自由、思维的自由:你在专业领域有把握、对生活有掌控,尽可能地脱离了各种束缚和诱惑,而快乐、积极地保持自己笃信的人生方向不变,让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。

 

问:我选择了职业发展,而身边更多的人选择了房子,我选错了吗?

 

  答案:未来有更多可能。

 

  “一个变态的社会造就变态的人格”,如果众人皆醉,要求你独醒就有点太难了。当你发现自己和越来越多的人不一样时,自我就愈发难坚持了。

 

  今天,想求工作安稳不变几乎不可能,而突破、发展的可能性反而更大。如果希望职业不断发展,就不要让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诱惑破坏它的发展趋势,跳槽是,买房买车也是,连休闲旅游都是。而职业是经济基础的保障,培养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,未来也才有更多可能实现财富自由的状态。

 

  所以当为这个问题难受时,能不能尽量看得长远点?你不走到那条路上,就可以不按那些游戏规则玩,跳出去才能不被困住。还有一点就是评价标准再超脱一些、再精神一点,用生活质量,而不完全用自己拥有哪些实物来评价。还可以学学理财,让金钱的增值增加你心里的踏实。这个社会你没有办法改变,但你可以改变对策,反正目的都是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。

 

【故事】炒房的得失

 

  王先生,34岁,学财务出身。

 

  刚工作的时候,王先生觉得自己挣得少,于是开始倒腾店铺。他也确实折腾出了一些名堂,自己有了两间店面,也住上了大房子。但现在的他感到“没有天天向上的职业,就没有自己在社会上的一席之地”,想重回职场,却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。

 

  在向职业顾问咨询时,王先生自己核算了一下,这些年的决策到底是对还是错,最后觉得自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
 

  白玲:王先生是做财务的,本来可以做到很好的职位,但他把青春年华用来倒腾次要的事,虽然倒了一些钱出来,问题是心气儿没了,就是去创业,成功率也不会高。抓了房子,但把职业发展的基础破坏了,未来自然就没有他的位置。所以,如果无法兼得,那就想清楚自己要的是眼前还是未来,以及能否承受相应的结果。

 

问: “逃离北上广”,还是做坚守的“蚁族”“X漂”?

 

  答案:先奋斗,再过日子。

 

  人活着,最重要是体会那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,不断学习、展示、创造,活得尽兴。大城市无疑能提供这样的平台,所以前期的耕耘、成长在大城市完成是非常好的,奋斗一场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
 

  刚工作两三年,还没有学到“真经”,就不要着急去二线城市“过日子”,因为有些东西可能就再也学不着了,后期的持续发展也会受影响。积累本事差不多了,再回到中小城市生活,这样规划更好。当然,如何选择,也是因人因年龄而异。

 

问:房奴如何重获自由?

 

  答案:先放下才能得到。

 

  不放下绊住你的东西,就不可能得到。激烈一点的方式,比如把房子卖了,或者把房子出租,再到公司附近租房。有些人不敢跳槽,可以不着急动,在企业里面做积累;但另一方面,要看到在企业积累的代价是什么,如果是不成长,那就比较麻烦。如果下班后能去充电、成长,只要有这个心思就没问题。但有些情况下必须换平台才能成长,那能不能放下就看自己了。

 

  我想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,虽然麻烦点,但办法总比问题多。一定要搞清楚,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,这是我们生活、工作最持久的原动力,把最重要的东西蒙上尘土,那就太可惜了。

 

全文刊登在《职业》杂志20103月上期

 

 

 

编辑:zhaox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