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问与答

《中国妇女》白玲指导—“年中加油”
来源: | 作者:pmof043ede5 | 发布时间: 2014-08-18 | 275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2010-7-13

 

  年初定计划,年末写总结,那么“年中”呢?年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,年中也是一次总结的机会。你可以抓住这个“加油站”,在下半年里全速前进;你也可以利用这个“中场休息”,洗尽上半场的满面尘灰,重新开始新的征程。

 

案例1:被动工作狂:“年中”是提前到来的“年终”

 

  Sally30岁,投资咨询师)

 

  我不是网虫,但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才能睡觉,我不是空姐,却也算是半个“空中飞人”而且皮肤不好,还有,我不是明星,但真的忙到没空恋爱……

 

  5月的“红色炸弹”满天飞,到了6月份我过生日,朋友们问我许的啥愿,我只好无比真诚地说,“天上掉下一个男朋友吧”。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,我意识到我又犯了“节日忧郁症”——虽然这还没到七夕节,没到中秋节,还不到感叹“独在异乡为异客”的时节。

 

  以往每逢年底我的“年关焦虑症”会明显发作,但是现在才过半年,我就开始“内心彷徨”了,我怀疑投行的“表面风光”,害怕父母“逼婚”的目光,在转速过高的机器般的日子里,我看上去好像老了五岁,但内心却又没有足够成熟——可以在公与私之间平衡,可以在事业与感情上双赢。

 

  我不能丢下工作这款LV的限量版包包,但也还没潇洒到可以像主管姐姐那样抱定独身主义,有没有一个两全的解决方案?

 

  白玲老师分析:职业人一旦深深地投入工作,难免会失去其他的生活状态,这时候,寻找内心的平衡是健康前进的首要基础。工作永远不是人生的全部,工作甚至都不是工作时间的全部。为成功去打拼只是一部分,女人还需要过另外一种“非竞争性生活”,过属于自己的私生活。你应当多问问自己:你的生活重心在哪里?你是否真正有幸福感?这个“年中”,你不妨提前安排一次休假旅行,放慢脚步,让你的心灵来次“深呼吸”,或许,你会更轻松地走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木。

 

案例2:隐性低谷期:“年中”更易遭遇倦怠

 

  黄晓悦(27岁,平面设计师)

 

  入职三年了,我一直都把自己当新人,努力工作,加班、累活抢在先。今年六月,公司进来一批新人,张口闭口地喊我老师,重担他们也挑去了,我感觉自己也的确成了老员工,该想想前途的问题了。可是年已过半,我的本职工作依然一成不变,领导还是喊我小黄,没有压给我任何挑分量的项目,而且单位规定三年工龄就有机会轮到出国培训,也被领导要求让给资格更老的员工。

 

  现在的我,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,根本打不起一点精神。不是昏昏欲睡,就是心浮气躁,开会也不愿意坐在第一排,领导问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,我也不说不出个所以然。在办公室里,我更像是灵魂出窍一般,既没有激情,也缺乏耐心,按说我这也是份需要创意的工作,但我根本找不到灵感。

 

  想想看,年初时我还做了一个多么宏伟的年度计划,可现在却面临着“半途而废”的尴尬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我就是“虎头蛇尾”的命吗?

 

  白玲老师支招:职场看上去好像是每天都在重复,其实,成长就蕴含其中,很多人可以被企业带着往前走,但是不会“自我再循环”。如果说生命的轨迹是螺旋上升的样子,那么每个人要有一种螺旋上升的再循环能力,你要问自己,每一天是不是螺旋上升的?如果没有,你就要趁“年中”给自己加加油,提升一下“自我再循环能力”了。因为职业生涯也需要不断地保养,有些时候,更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首先你要学会“望路”,不妨对照优秀的人,路望得越远,越清楚,就会让自己的动力越来越强;第二,每天下班,做一下反思,并对第二天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,就可以一步步提升。第三,成长的路上最忌讳分心,一段时间就做好一件事情,可能成绩会很明显。

 

案例3:精力“跑偏”族:把“年中”变成第二条起跑线

 

  周怡芳(36岁,财务主管)

 

  上一秒在写下午要用的会议发言;下一秒G mail提示来了新邮件;还没来得及回邮件,MSN对话框就跳了出来:这周末商场打折,朋友想约我一起去“血拼”;那边正在商量碰头时间,这边我的手机又响了,一个亲戚打来电话说暑假想带孩子来北京看病,要请我多帮忙。

 

  说实话,我一听“帮忙”就头疼,不过这也算私事,但有一件事我却有点分不清楚。今年过完年后,以前的老同事如愿开了新公司,正在创业期要请我帮忙,虽然一切都还没走上正轨,但他相信我经验丰富,说以后发达了,咱们都是元老,这比炒股划算多了……念在多年的情分和“发达”的诱惑,我就答应了。三个月下来,除了建账、做表等“分内”的事,攒饭局、跑腿儿、打通关系的活儿林林总总我也干了不少。

 

  老帮别人的忙,但我自己却越来越忙,这并不是我的初衷啊。上次开中层会议时,“头儿”好像还特别提醒了我,说什么“一向都表现好的部门,现在更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。”让我猛然惊醒,我这会不会把今年的年终奖也搭进去了?下半年我要怎么努力才能弥补上半年的亏空呢?

 

  白玲老师点评:不用着急,这只是一个抗干扰问题,在本来匀速的节奏中打乱了步伐,在本来笔直的道路上分出了岔口,这种干扰经常是职业人必须承受的,所以并不严重。但越是这样的时候,越要厘清思路,讲究方法。别人的梦想不是你的梦想,你也不能同时走两根钢丝,做好本职工作才是你分内的事情。所以,从这个“年中”开始,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就是你缕清头绪最好的工具。

 

 

 

编辑:zhaox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