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师 白玲
课程特点:

这个课程是为企业定制课程,目的是传授靠近实际应用的面试方法,把精准面试的【识人】和【问题设计】技术,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,帮助学员提升面试水平,包括:问出用人标准、问准、问快、问真假。

课程交付成果:

1、传授一套实用性强的识人方法和工具,帮助学员:针对用人需求,有针对性地识别人才,

      预测一个人未来实现绩效的可能性。

2、提升识人和面试出题能力。

3、课程中实战输出成果,每一组学员设计一个岗位的面试题库。

课程时间:
2天(13小时)
2/3的讲授、案例观摩、1/3的实操练习
授课形式:
用人部门的面试官、人力资源岗位的面试官
适合学员:
一、 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
二、 变化的环境、变化的人,如何能看懂可能性
三、 面试选人,识人是核心技术
四、 识人的精准度来自于善于分解和整合

五、 面试出题的精度和速度是如何实现的

六、 本次课程学习方法

下载课程大纲
第一节   实现绩效整体图

一、识人,要有双视角(识人+识用人)

二、选的人为什么没有实现绩效

三、面试要确定关键标准

第二节   胜任一个岗位框架图

一、胜任一个岗位,识人的落点:三线一岗一人生

二、为什么不胜任,主要问题清单

三、选人,胜任力评估,关键是什么

四、针对本企业的社招和校招,这次课程的关键

第三节   精准识人三识图

一、胜任力,落地标准是三个标准,三位一体

二、精准识人,提前做好三个识别

      1、识人,识用人需求

      2、识人,识行为

      3、识实力因子

第四节   实力七因子图

一、实力因子是什么

二、实力有七个因子(认识、思维力、气力、意愿、自我管理、资源条件、所在系统)

三、七个因子的关系

四、如果实力因子达标,行为的表现是什么

五、行为出现的问题,说明哪个实力因子出了问题

六、核心因子的改变需要多长时间


第五节   此次课程的面试标准:胜任一个岗位识人标准一览表

第一部分   问起头+问岗位认识

整场面试问哪些问题?起头要问什么?
第二部分   问认识

第一节   问两步  [做事的行为结构两步图]

一、做事的基本行为结构,按阶段划分:两步(跟创、学补借)

二、整件事里,人才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事

三、在一个组织里,如何用两步结构识人

第二节   问创  [创的基本行为结构图]

一、跟和创,内行为不同

二、创的基本行为结构:方向方案看判定

三、中级创,解决问题的行为主要是“看”和“判”

四、会创(解决问题)的人是怎么做的

五、理解创,面试官要有当局者和旁观者两个角度

第三节   问中级创

——界定问题、排查问题、调查研究等

问专业技术、问和人打交道、具体要问什么?

如果人才在面试现场回答不够好,是否淘汰?

问认识、是问他过去的经验,和知识储备吗?

从认识,如何评估创的实力潜力?

出题,那么多的认识,具体问哪些?

第四节   问高级创 

——做好复杂事、解决复杂问题、设计创新方案、执行力、目标管理、时间管理、项目管理、整体规划、创新设计等

一、问层  [创的行为结构三层图]

(一) 做成事,三层行为共同实现结果

(二) 做不成事、执行不佳,可能是层出了问题

(三) 每一层中,可能是确定方向或者方案出了问题

二、问角、问综合分析  [创的行为结构多角图]

(一) 创,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多角度综合分析

(二) 如何解决问题不佳,可能是某个层的角出了问题

(三) 解决问题不佳,可能是做决定出了问题

三、问闭环和精进式

持续做好事、彻底解决问题,要看闭环和精进式

四、高级创问法

高级创,用人需求怎么定?

高级创,问什么样的认识?

如何判断潜力?

问专业技术的高级创,怎么问?

问和人打交道的高级创,怎么问?

第三部分   问气力

第一节   气力是什么

第一节   怎么识别气力

一、脑力,先定最重要的前三项

二、考察行动力

三、识别岗位气力

第四部分   问意愿和自我管理

——责任心、结果导向、追求、动机、好胜心、压力承受力、克服困难、自律、意志力、心理素质等

一、动力,包括:意愿和自我管理

二、意愿是什么

三、自我管理是什么

四、自我管理,时空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类型

动力,什么证据最靠近真实?

问意愿,常见的问法是问他想不想干,理由是什么,这种问法可以吗?

专业技术上的意愿和自我管理,如何评估?

关于和人打交道,如何设计问题,问出意愿和自我管理?

关于岗位承受力,如何问出一个人做事的耐性?

如果一个人不说热爱自己的工作,是不是就要淘汰了?

五、测学补借和组织合作的一个巧妙问法

第五部分   问所在系统和资源条件

一、什么是所在系统

二、好的系统是:给力,支持而不过度消耗

三、所在系统,重点识别什么

四、关于随身系统,具体关注

五、个人实力和所在系统有强有弱,如何判断

六、资源条件是什么

七、人才有哪些资源条件

八、如果软实力和资源条件有强有弱,如何评判?

第六部分   问逻辑思维力和感知力

一、 思维力是什么

二、 一般重点评估的是逻辑思维力

三、 如何识别思维力

四、 如何识别感知力

五、 判断思维力和感知力的快招

下载课程大纲
THE END